世界上第一座铁索桥

2014-01-08 01:26 | 阅读: 2361

来源: 崇圣寺三塔

大理地区群山绵延,江河纵横,为使天堑变通途,方便生产生活,这里的古代居民,很早就发明了造作桥梁的技术。桥梁是大理地区最为重要的古代科技文化遗迹之一,这里的澜沧江流域被称为桥梁的博物馆。今天我们仍能见到藤桥、独木桥、铁索桥、吊桥、风雨桥等系列化的桥梁遗迹,它们是大理地区古代科技发展的见证。

藤桥是最早出现的桥梁类型,它是一种就地取材,造作简便而又实用的桥梁形式。河面宽阔而水流湍急的峡谷河段,人们用生长在当地大山之中的藤类植物,扭编成粗壮的长绳,将两根长绳分别系于河两岸对生的两棵大树上,形成两条平行线。这两根长绳就是藤桥的主索。然后用稍细的藤条,在两条主索之间编成下垂的藤网,再在网底部铺设木板,以利人畜通行。樊绰《蛮书》卷2说:‘‘龙尾城西第七驿有桥,即永昌也。两崖高险,水迅激,横亘林竹索为梁,上布箦,箦上实板,仍通以竹屋盖桥。”这座用竹索为梁的索桥,也是藤桥类型的桥梁,它位于现今永平县境内澜沧江上。

吊桥古称笮桥,是古代西南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桥梁形式。深山峡谷地区,悬崖绝壁之间,常常是水流湍急,不利舟楫。为了飞越天堑,人们将粗壮的绳索固定在河的两岸,在绳索上铺设木板,形成没有桥墩,悬于急流之上的“吊桥”。吊桥是在藤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滇西纵谷地区较为流行。最早的吊桥是竹索悬桥,西汉时期,澜沧江上的“兰津桥”,就是这种类型的桥梁。

唐朝初年,吐蕃用铁索在今漾濞江上架桥,与洱海周边的西洱河蛮相通,筑城固守。唐九征率军捣毁了城池,焚毁铁索桥二座,熔铁索为柱,立柱标功。唐九征出征到西洱河地区的时间是唐朝神龙三年(公元707年),他当年立柱的地方,在今天漾濞县石门关附近。昆明大观楼长联中的“唐标铁柱”典故指的就是此次军事行动。唐九征铁柱说明,早在唐朝初年,今天云南大理地区的漾濞江、黑惠江上就有了铁索桥。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根据这一事实,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大理地区在公元6世纪就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铁索桥;南诏与吐蕃交界地,即以今天大理地区为中心的云南西部,是世界铁索桥的发源地。铁索桥建造技术是由大理地区传到吐蕃,然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这项技术是古代大理各族人民对世界科技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南诏初期,金沙江上也出现了铁索桥。今滇西北金沙江畔的巨甸一带,南诏时期称为“巨津州”。“铁桥在巨津州之北,其处有城,亦名铁桥城”。南诏攻占铁桥以后,在这里设立铁桥节度,成为当时南诏管辖的二节度之一。

大理地区最著名的铁索桥当数飞越澜沧江的霁虹桥。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一1487年)在兰津渡两岸的绝壁与险峰之间,用18根铁链架起净跨长过60米的霁虹桥。徐霞客游历到这里,目睹霁虹桥的风采,发出了“迤西咽喉,千古不能改矣”的感叹。


栏目: 历史遗迹
标签: 南诏 大理 桥梁
编辑: Apple 2020-01-17 01:59
民商网-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业业安-云南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数据治理与事故预防智慧化服务-云南业业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民族旅游网-《环球游报》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