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铁柱又称“天尊柱”,位于弥渡县太花乡铁柱邑村铁柱庙内。柱高3.3米,直径0.32米,铁质。柱身由5段分别铸成。柱体上铸有阳文“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庚子朔十四日癸丑建立”题款。“建极”是南诏王蒙世隆的年号,建极十三年为公元872年。
南诏铁柱原有三叉口柱顶,雕龙头,上面倒扣着一口铁锅,锅上铸有与大理崇圣寺千寻塔中相同的“大鹏金翅鸟”。元朝初年,郭松年游历大理时亲睹了铁柱的风采,他在《大理行记》中这样写道:“甸西南有古庙,中有铁柱高七尺五寸,乃昔时蒙氏第十一主景庄王所造也。号‘天尊柱’。四时享祀,有祷必应。”
现铁柱庙大殿门上悬挂着“威镇昆弥”四个大字,殿门两侧有一副对联:
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缕翔环遗旧垒:
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
祭柱或祭天,是云南青铜文化中流行的习俗。历史文献中也多有隋唐时期在洱海地区立柱标功,或立柱祭天的记载。说明对“柱”的崇拜,或通过“柱”这一媒介进行祭天的活动,源远流长,它是南诏大理国文化根植于云南青铜文化的重要证据之一。
晋宁石寨山滇青铜文化之中,出土了“杀人祭柱”场面的青铜贮贝器,成为云南青铜文化的经典作品之一。《南诏图传》的祭柱场面,说明在唐初,祭柱、祭天仍是隆重的宗教仪式。
白族先民有崇拜柱的习俗。南诏崇拜铁柱,是秦汉以来白族先民崇拜柱的廷续和发展。由汉至唐,洱海地区“立柱”的记载很多,有所谓诸葛孔明立“铜柱”于白崖之传说;有“唐标铁柱”,鼎定洱海地区之传说。据《大唐新语记载,唐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唐九征率兵到达洱海地区,摧毁了吐蕃在漾水、濞水上建的铁索桥和城池,九征命兵士将铁索熔化,铸为铁柱立在洱海之滨,作为这次军事活动胜利的标志。明代白族文人李元阳认为,唐九征当年立柱的地方,在今天苍山西侧,漾濞石门关附近。昆明大观楼长联中的“唐标铁柱”典故指的就是唐九征在洱海地区的军事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此柱非彼柱。南诏大理国时期,立柱、尊柱、祭柱之风习非常浓郁。所谓“孔明白崖铜柱”“唐九征铁柱”“南诏铁柱”并非一回事。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这就是祭柱、祭天或“立柱标功”的形式,是自青铜时代以来云南文化的一大特色。举凡遇重大、严肃的事件,都要建柱标功,或在柱前祭天,是当时的一种风尚。张乐进求等九人在铁柱前祭天,表明“张蒙禅让”这一主题的严肃性和事件的重大意义。“祭柱图”的解释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此图所显示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也就是说,在当时人看来,张蒙兴替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