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大理国时期洱海西岸的城市,西依苍山为屏障,东临洱海为天险,因此,所有城市都只有南北两道夯土城墙,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道奇观。
隋朝至初唐时期,即大理地区六诏并存的时期,白族先民之一的洱河蛮“自固洱河城邑”。太和城、羊苴咩城、大嫠城都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对这些城池进行了扩建与改建,建造了大量的大型建筑体。最著名的有五华楼和南诏紫禁城。
五华楼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羊苴咩城内的大型建筑之一,正德《云南通志》卷三说:“楼方,广十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元世祖征大理时驻兵楼前。至元二年(公元1264年)偿赐金重修。”明朝末年,五华楼毁于战火,此后再也没有重修。清朝时期在大理城内修建了一座城楼,也称五华楼,但它的规制已无法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五华楼相提并论。
羊苴咩城,被称为“南诏大衙”。城内主道为南北向的大通道,南北两端为两道城门。城中有南诏王宫,俗称“紫禁城”,为坐西向东的建筑群。大门立于二丈高的台基上,台基以青石为磴。门上建有两层高楼,雄视前方。大门前面,是宏大的广场。
进入紫禁城门楼,径直向西走大约150米至第二重门。第二重门为五开间门楼,南、北两侧建有许多大型宅院,是清平官、大军将、六曹长们的住所。
过第二重门大约100米左右,就到了第三重门,门上建双层城楼,女墙上列置兵器及仪仗。入门是屏墙,再行60米左右就到大厅。大厅宏伟异常,“重屋制如蛛网,架空无柱”,即重檐、斗拱架梁穿斗严密,厅内没有柱子,属无柱、架空式建筑。大厅两边有门楼,厅前有水池。大厅之后是南诏王的寝宫,称“小厅”。南诏招待宾客的“客馆”,在门楼外东南二里,馆前有亭,亭临方池,周回七里,水深数丈,多有鱼鳖。
由上可知,南诏时期已可以建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大型建筑,使用“架空无柱”的建筑技术。在细部处理上,斗拱重檐、飞梁翘脊无不使用。更重要的是,建筑群的格局既注重各种形式的搭配,又重视总体环境的协调。
宫廷建筑如此,民间建筑又如何呢?据文献记载,南诏大理国时期,村落都是依山环水而建,住房为上下两层“上栋下宇”式木构建筑。在一个院落内,常建构东南西北四坊的“四合院”。院落“东西南北不取周正”,即每两坊房子,两端没有完全相接,而是留有余地,成为小院落。这就是后来的“四合五天井”建筑形式。说明元明以来流行的典型白族建筑形式,在南诏时期即已成熟。住所之外,建造杆栏式的仓房,仓房千脚垂地,阁如车盖,极富特色。这种将仓房建于住所之外的做法,至今仍流行于洱源县西山地区的白族村寨。
从整体而论,南诏大理国的城镇布局,具有明显的军事意义。
为了保证都城及“十睑”这一南诏“首邑之地”的安全,南诏从定都太和城起就开始有计划地构筑城防体系,经过前后近半个世纪三个阶段的苦心经营,营建了“九重城”防御系统。即以太和城为中心,北筑邓川城、龙口城、大嫠城、三阳城、羊苴咩城六道防线,南筑龙尾城。太和城自身设南北两道城墙、内城、瓮城,形成多道防线。南诏政权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分三个阶段构筑了平均每隔5公里就有一座城的独具边疆民族地域特色的都城防御体系,这在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史、城建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后至公元794年间,为了对付来自北面吐蕃的威胁,先后新筑了龙口城、三阳城,对邓川城、大嫠城等则填固增修扩建,在北面构筑了四重防线,以确保都城太和城、大嫠城、羊苴咩城及洱海坝子的安全。事实上确也如此,无论是北面的吐蕃还是欲卷土重来的河蛮从此以后便再也没有踏人过洱海坝子一步。
第二次天宝战争时,唐朝李宓军队“深入至太和城”,使南诏不得不重新考虑南面的防御问题,于是设置了龙尾城。龙尾城,阁罗凤所筑,借用西洱河的高差修筑城墙,临河一面高达10米左右。城墙东起大关邑村,西至天生桥,长4公里多,可惜今已所剩无几,仅存打渔村附近约250米一段。龙尾城亦为单城,即只有一道从苍山麓顺山而下然后沿西洱河北岸东去的城墙,其军事防御性质一目了然,而非为居民之城,龙尾城当即《读史方舆纪要》中所言的河尾里。
尽管南北两面已有了数道防线,但南诏统治者仍担心有朝一日敌人会兵临城下,因而对都城的修筑都是以假设敌人会攻至城下来考虑的,故其城墙均西起苍山之麓,东抵洱海之滨,东西长达三四公里,东西向南北两道城墙把洱海坝子拦腰截断,不让敌人有从苍山上或洱海畔迂回攻人城内的可乘之机;对城墙的夯筑质量亦格外重视。此外,还在城西端地势陡峭的小山上修筑了内城,一旦外城被攻破还可上山退守内城。又因为内城东端地势稍缓,所以在内城的东端又再修筑圆形瓮城。
“九重”者,是实指确有“九层”“九道防线”“九座城”,还是虚指,即“九”乃“多”之意,“九重”意谓“多重”,我们至今还不能确认。因此,对南诏时期洱海地区城镇的功能研究,城址的勘探就成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所有这些企盼,都有待于考古学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