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彝族跳菜”又名“抬菜舞”(彝语称为“吾切巴”),于2007年获批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6月获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它是南涧县境内彝族民间办宴席上菜时,为敬重宾客和增加喜悦气氛而跳的一种风俗礼节性舞蹈。由引菜人和抬菜人从灶房到餐桌合着音乐节拍,跳着彝族特有的舞步,诙谐幽默地按“棋子”式布局摆菜的一种融舞蹈、音乐、饮食于一体的上菜礼仪。
南涧“彝族跳菜”主要有“宴席跳菜”和“舞台跳菜”两大类。“宴席跳菜”也称“席间跳菜”或“实地跳菜”,是当地彝族群众在结婚庆典、新房落成、迎接贵宾、给老人祝寿等重大喜庆场合,宴请宾客,为增加喜庆气氛而跳菜,讲究“吃着并快乐着”。另一类是“舞台跳菜”,根据表演地点或舞台大小又分为“舞台跳菜”和“广场跳菜”。“舞台跳菜”即舞台上表演的跳菜,演员通常在20人左右,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声音高亢明亮。而“广场跳菜”演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可达几百人,气势恢宏、整齐和谐。
南涧彝族自治县5镇3乡的彝族村寨中均有“跳菜”习俗,尤其以小湾东镇、无量山镇、公郎镇、碧溪乡居多,遍布南涧境内的无量山系、哀牢山系彝族聚居或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村落。2003年,国家文化部正式授予南涧县“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2006年,南涧县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跳菜”商标。2008年,南涧县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3年5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涧跳菜传承与保护条例》,为南涧跳菜传承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近年来,项目保护单位南涧县文化馆逐步建立健全南涧跳菜数据库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网络;通过传习所建设、基地辐射传承、“五进”、民间跳菜队批先评优等手段,使跳菜技艺得以保护传承、根深叶茂、后继有人,形成专群结合的良好发展格局,鼓励传承人走出去,交流推广、实现创收;加大力度做好南涧“彝族跳菜”宣传推介工作,适时参与交流演出等活动,南涧跳菜跳出南涧、跳出云南,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晚,跳进了英国皇宫。南涧跳菜不断在民间得到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如今,南涧跳菜已经不仅仅只是民间办宴席上菜时跳的一种风俗礼节性舞蹈,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使之与国际国内文化娱乐业、餐饮服务业成功接轨,在文化娱乐业和餐饮服务业中别具一格,独领风骚,已从边远的南涧扩大到了全国,影响遍及海内外。“跳菜”已成为南涧的代名词,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和民族文化艺术的奇葩。 (杨政翠)